第312章 可控核聚变技术!
类别:
都市
作者:
十七字数:1937更新时间:24/11/17 16:02:43
各种线路如同密密麻麻的血管,连接着这些庞大的机器,虽然姜楠不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的,但她还是忍不住的惊讶。
“萧辰,这…… 这是什么地方?” 姜楠瞪大了眼睛,声音里充满了惊讶。
萧辰得意的笑了笑,道:“这是我刚开始规划军校的时候就准备好的地方,专门用来研发可控核聚变的地方,之前我没仔细研究过那些,所以就先把这些超级计算机给弄到了这里,主要搞理论研究。”
“这里面我留了非常大的地方,后续可以装下各种设备,这只是一小部分。”
姜楠更加震惊了,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萧辰:“你竟然提前这么长时间就准备好了?”
萧辰笑着点点头:“是啊,这个项目我一直都想做,所以早早就做了准备,而且还是秘密准备的,知道的人少之又少。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带着姜楠在实验室里参观。
“这一台超级计算机,它的运算速度每秒可以达到数十亿次浮点运算。有了它,我们就可以对核聚变的理论模型进行更精确的计算,找出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关键因素。”萧辰指着一台巨大的、有着多个机柜的超级计算机说道。
“那边那几台超级计算机是相互连接的,它们组成了一个集群。这个集群可以协同工作,对核聚变反应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。比如说,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研究等离子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,这对于理解核聚变的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萧辰又指向角落里几台看起来像是一体的超级计算机说着。
也正是因为萧辰兑换了这个技术。
整个学校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。
什么体不体能的是小事,最大的变化就是理论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学东西好像快到离谱,而且脑海中的灵感不断喷发。
姜楠快速理解萧辰说的这些东西。
没过多长时间,吴功勋便来到了军校。
当天晚上。
某处实验室内,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。
李博远正在实验室里仔细研究着核聚变材料的样本,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。
“喂,您好,请问是李博远李教授吗?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。
“是的,我是李博远,您是?” 李博远疑惑地回答。
“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需要您参与,萧院士准备在军校开展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项目,总部希望您能前往军校进行交流合作。”
“什么?可控核聚变?你没搞错吧?这怎么可能?” 李博远瞪大了眼睛,手中的样本差点掉到地上。
“李教授,这是总部的决定,没有搞错,这是通知。据萧院士说,他已经掌控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理论,并且军校方面早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。” 电话那头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解释着。
“这……这也太突然了,可控核聚变可是全人类都以攻克的难题啊。”李博远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“李教授,您尽快收拾一下,车子会在半小时后到您楼下接您。”电话那头说完便挂断了电话。
与此同时,王启华也接到了同样的通知。
他正在办公室里查阅核聚变能量控制方面的资料,听到这个消息时,他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“可控核聚变?在军校研究?这简直不可思议。” 王启华皱着眉头说道。
两位专家在前往军校的车上相遇了。
“李教授,你说这事儿靠谱吗?” 王启华首先打破了沉默。
“我也不知道啊,王教授。这可控核聚变可不是闹着玩的,难度太大了。不过萧院士这个人不简单,他既然敢这么做,肯定有他的道理,毕竟他是以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东夏国的国防力量。” 李博远摇了摇头说道。
“是啊,他可是三侠大坝那种极度重点项目的创始人,能力肯定是有的。但这个项目实在是太难了,全球这么多顶尖科学家研究了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大的突破。” 王启华担忧地说。
“不管怎么样,既然总部让我们来,我们就先看看情况吧。说不定萧辰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呢。”李博远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过去了不知道多长时间。
专家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军校的实验室。
李博远、王启华一行人走进实验室的时候,每个人都是被里面的景象所震撼。
那一排排超级计算机还在嗡嗡作响,各种复杂的线路和设备显示出这里的高端与神秘。
这些装备显然是他们用的那些装备的升级版。
萧辰站在实验室里,旁边只有姜楠。
看到专家们到来,萧辰微笑着迎了上去:“各位前辈,欢迎你们来到这里。”
李博远看着萧辰,眼神中带着疑惑和期待:“萧院士,我们都听说你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理论上的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案,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萧辰点了点头说道:“是的,各位。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,但我确实已经在理论层面做好了准备。”
萧辰带着专家们来到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前,上面显示着复杂的理论模型和数据。
“你们看,这是关于高温等离子体控制与约束的理论方案。”
萧辰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和图形说道:“传统的方法在控制等离子体时,就像用一张破网去捕捉一群滑溜溜的鱼,效果不佳。而我提出的这个理论,通过精确计算磁场的强度、方向以及变化规律,就像编织了一个完美的磁力牢笼,能够有效地将等离子体约束在一个稳定的区域内。”
专家们围了过来,仔细地看着,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逐渐变得严肃起来。
接着,萧辰又切换到能量输出与转换的板块:“在能量输出方面,现有的技术就像一个漏水的水桶,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损耗严重。我设计的理论方案是一种全新的能量转换机制,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组,各个环节紧密配合,能够将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我们可用的电能,而且损耗极小。”